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管理 > 新闻出版和版权
 
镇江报刊审读与管理2018年第9期摘录

患难、真情,这十年

――评《江苏声屏――镇江广播电视》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特别报道

 

20185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十周年,在这特别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54日,镇江文广集团记者和镇江部分志愿者一行走进汶川地震重灾区,回访那些一直牵挂的人。并在510日出版的第19期《江苏声屏――镇江广播电视》形成了一组特别报道。这组《纪念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特别报道》共分《文广记者话当年》《回访地震灾民:这十年,“我们越来越好”》《景秀巴蜀涅重生》三个板块以及封面的图片新闻,使广大读者感受到了镇江人民与灾区人民患难与共、真情相助以及灾区人民灾后重建自强不息的精神。

《文广记者话当年》记述了文广集团4位记者经历汶川特大地震报道的真情感受。时荭,镇江电台记者,当时有幸成为中国心理学会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心理援助联盟中的一名志愿者去了灾区。“在灾区的短短十天时间,我们用心倾听,用爱陪伴,与灾区的人民共同经历灾后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流泪、震撼、敬佩、难忘。”广电报记者唐璐欣地震一年后在绵竹市板桥镇采访,看到了“镇江援建工作都在火热开展,让当地的孩子们在短期内就有学上,我们当时还带着捐献的电脑和电视到学校去,希望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环境。”“赵亚夫援川三年,先后18次飞往绵竹,培训农民200多人,增加效益3个亿……。”记者江鸣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绵竹市,在帐篷里住了大半个月,跑遍每一个乡镇,“所见所闻,心里那份淤积着的震痛,眼中忍又忍不住的泪水,让江鸣记忆犹新。”广电报记者李晖在灾后采访中见证了广电人昼夜奔忙、默默奉献、情系灾区、赈灾募捐的感人场景。……

“十年过去了,那片让我们心碎,又带给我们感动的土地怎样了?历经灾难的人们生活得可好?”这是文广集团记者和志愿者们重返灾区的初衷。在《回访地震灾民:这十年,“我们越来越好”》板块中,记者向人们介绍了三位灾民。地震受伤后曾经在镇江江滨医院接受治疗的罗少平如今已退休在家,跟老伴享受天伦之乐。地震后他分配到一套安置房,考虑儿子结婚,他把安置房卖出后在成都市区买了新房,一家人其乐融融。藏族夫妻胡基全、张雪林也曾在镇江治疗,让他们与镇江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他们回到四川后一个创业,一个在村里服务。日子越过越好同时,夫妻俩没有忘记回报社会,是当地最活跃的慈善义工和捐赠人,扶老助残,助学济困。苏子顺也是在镇江接受治疗的地震伤者。如今他家是一栋两层小洋楼,完全没有一点贫困户的模样。

《景秀巴蜀 涅重生》则用9幅图片将地震前后的汶川、北川、绵竹对比,展现了灾后重建的巨大变化。错落有致的居民楼、山青水秀的旅游景点,灾区犹如凤凰涅一般,焕发出新的生机,巴蜀大地见证了应对巨灾的中国力量,孕育着感恩奋进的前行梦想。

 

 

一篇文史长稿刊登后产生的效应

 

2018413日《镇江日报》第10版的“镇江周刊”《江大北固校区的民国建筑及往事》,是一篇文史类的长稿,以图文兼顾的形式,反映了镇江近现代以来的第一所大学,始建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简称“苏医”)校园状况及诸多具有存史价值的轶事,引起读者关注,后又经金山网的传播,产生了更广泛的效应。正在从事《江苏文库》文化工程的(由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南京师范大学江庆柏教授读后,即与我市有关人员联系,称受该文启发,要进一步发掘苏医史料资源,从中选编一部分到《江苏文库·史料篇》中。镇江博物馆将举办近现代镇江部分的长期展陈,该馆有关人员认为,文中提供的历史信息特别是民国时期的照片有助丰富展陈内容。市史志办公室正在筹办镇江方志馆,已将该文中的相关内容吸纳到展陈文本之中。

该学院校址经历了国立江苏医学院、江苏医学院(1957年迁宁,即今南京医科大学)、镇江医专、省卫生干校、镇江医学院、江大北固校区等时期,当年校园的建筑从1970年代时陆续拆除,至2000年左右已无一存在。文中一组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拍摄的老照片系第一次公开发表,呈现了学院大门、礼堂、图书馆、教学楼、足球场的原貌。1980年代初毕业于该院的一位学生阅后,感慨“还原了我们的母校”。文中的史事既有从文献资料中发现的,如民国江苏省会设在镇江后,省政府建立省立医政学院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也有采录于当时亲历者的口述,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青年教师姜同喻(后为南医大教授)掩护进行爱国民主运动的进步学生的生动事迹。1949423日镇江解放,在军管会的领导下,镇江第一次“五四”纪念大会在苏医足球场召开的细节也未见于现存文献。苏医和市区14所中等学校的6000多名学生参加这次集会。当时的镇江学联筹委会负责人之一的周吉生现已91岁,讲述了这段与苏医密切相关的往事。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的反响,显示了我市主流媒体传播优秀历史文化带来的效应,同时也反映了编者具有较强的宣传名城文化资源的责任感。

 

 

传承手工技艺 传承历史文化

——评《丹阳日报》的《丹阳最年长的篾匠,91岁了》

 

   201859日出版的《丹阳日报》5版整版报道的“影像故事”,令人感慨,令人钦佩。这篇题为《丹阳最年长的篾匠,91岁了》的文章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过九旬的老篾匠——张荣海的精彩人生。如此高龄,现在依旧坚持手工制作,竹篮、竹椅、竹箩筐、竹簸箕……这位老师傅不单单在家制作这些传统手工制品,他还“和妻子(87岁)骑着电瓶车,驮着竹制品,前往珥陵集镇和里庄以及周边的金坛白塔、张村桥等地,最近的地方也要骑78公里。”这实在是令人赞叹,惊叹!

《丹阳日报》的这篇文章中介绍,老人17岁就开始学习如何作竹制品,现在身体还算硬朗,喜欢竹编,就当是锻炼身体了;成年累月的竹制工作,张荣海的十根手指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和被竹子割破的伤疤,这也正是竹制手艺人特有的印记。这些,张荣海并不觉得苦,让他觉得苦的是这门手艺即将面临失传,那是他坚持了将近一辈子的手艺。“其实我是不想让这项手艺失传啊,现在哪里还有年轻人愿意做这个,能做几年是几年,也给后人留个念想。”

《丹阳日报》的这篇“影像故事”,不仅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常人难以企及的高龄手工艺者,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精彩人生;更是提出了一个引起社会重视的话题,“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薪火相传的根基,传统手工技艺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走进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传承历史,传承文化,传承传统技艺。”由于这个话题的提出,这篇“影像故事”在内容精彩的同时,又立意高远,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

我们在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动、感慨之余,也愿他晚年幸福安康。看到报纸版面上那幅老人开着电动三轮车载着老伴、驮着那么些竹制品在路上的照片,我们也有一丝丝隐忧:毕竟是九十岁开外的老人了,交通安全要特别小心啊。

还有,这篇文章的编校环节还要更精细一点——“每次出去售卖时,他都会和和妻子骑着电瓶车,”这里多了一个“和”字;“最近的地方也要骑78公里”,规范的表述应为“最近的地方也要骑七八公里”。

 

 

失独母亲不孤独 抱团取暖看世界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是一场特殊的聚会。2018513日是母亲节,2018514日出版的《丹阳日报》3版头条刊载的一条关于母亲节的消息,内容新鲜,视角独到,让读者认识了几位更需要关爱的母亲。这篇题为《母亲节前夕太阳城社区组织了一场特殊的聚会失独妈妈们以后可以“抱团取暖”了》令我们唏嘘,令我们感动。母亲节,是母亲们高兴、开心的日子,“然而有一些母亲却不敢过这个节日”,因为她们是“曾经被叫做妈妈的人”。她们都有一段悲怆的往事,一段痛楚的经历——或许是一场车祸、一种疾病,甚至一次轻生的念头,便夺走了她们唯一的孩子。每到节日触景生情,只能躲避亲友,但儿女的音容几乎每时每刻都历历在目……

感谢丹阳太阳城社区的工作人员,在今年母亲节前夕,请这些“失独妈妈”走进了社区精心布置的会议室,发放了“云阳街道计生特殊家庭连心卡”,这些连心卡上有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名字和电话,以方便大家联系。随后,工作人员又提议这些妈妈们建立微信群。

《丹阳日报》这篇报道的一些细节描写很出色,“刚坐下来的她们只是低着头,有的玩着手指,有的摆弄着手表,整个会议室里很是安静”(她们心中有难言的痛啊!)随着人们的安慰,她们“渐渐敞开了心扉,开始诉说自己的‘故事’。大家一边说着,一边相互鼓励,慢慢地大家仿佛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社区工作人员鼓励大家,“我们现在建立了微信群,以后大家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在里面倾诉,多到社区来走走,不要每天都关在家里。”(亲情般的关怀,这就是抱团取暖!)一位失独妈妈的话,为这篇报道作了感人的注脚,“今年的母亲节,参加了这样一场特殊的聚会,互吐心事,‘抱团取暖’,很是难忘。”“毕竟生活还得继续,我还得替儿子多看看这个世界”!这就是此次聚会最大的效果,这就是关爱的力量,能帮助他人解开心锁,打开心肺,吐露心声,“多看看这个世界”,这是多么美好的功德!

《丹阳日报》的这篇母亲节消息,不仅拨动了失独妈妈的心弦,也拨动了广大读者的心弦;不仅使失独妈妈难忘,广大读者也难忘。这显示了《丹阳日报》采编人员应时应景捕捉独到新闻的能力,显现了对失独妈妈的关爱。当然,文中对一位失独妈妈的“失独”经过介绍,还是稍稍细了一点,笔者以为,这类经过,多提一次,也是对当事人多了一次情感软肋的冲击。我们报道的宗旨是“抱团取暖”,而不是以苦难博人眼球。

 

 

《京江晚报》“学周刊”是谁主办的

 

《京江晚报》“学周刊”是刊载市区几所普高师生文字作品的高中生阅读版面,因其每周一期,故属于报纸专刊。自20185月以来,该专刊开头突然出现了“镇江市教育局 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单位标识及“联合主办”字样。

根据原新闻出版总署《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十条“报纸的主要主办单位应为其主管单位的隶属单位。报纸出版单位和主要主办单位须在同一行政区域。”第三十四条“报纸专版、专刊的内容应与报纸的宗旨、业务范围相一致,专版、专刊的刊头字样不得明显于报纸名称。”

“学周刊”是以高中学生为阅读对象的阅读版面,其内容形式包括其科学性、教育价值等,编者有自主采稿编辑权,但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相关课程标准要求,有些内容涉及数、理、化等专业知识,而冠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显然不合规定,报纸主办单位一般无人力技术条件对文稿科学价值负责,极容易误导读者。

古人云“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是报纸出版单位《京江晚报》的主要主办单位,却在晚报“专刊”刊头署名“主办”,显得不伦不类。

此外,“学周刊”第四个版面“培训 作文”内容为新东方大市口校区的留学考试以及邵顺文作文点评,公布经营广告电话或微信号,属于以新闻形式刊登广告,显然违反《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目前国家、省、市教育部门正在部署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故“学周刊”的相关内容应予以整改。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文件谁来发

 

201858日,《镇江日报》第一版消息《 教育部门出台〈意见〉 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则消息标题读来奇怪——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哪一个部门管的?谁来出台文件?为什么要出现一个《意见》?

看了消息的导语,原来是“记者昨天从市教育部门获悉,我市出台《镇江市区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保障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除与生源地相关外,涉及流入地政府及多个部门,出台政策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或几家有关行政机关,不应该是教育部门。

经查,这份《意见》全称是《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镇江市区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意见》,不是教育部门出台的。

 

 

记者做广告,岂不乱了套

 

2018525日《镇江日报》第7版为广告版,通版是《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诚勤力行传薪火求真创新育栋梁》,用图文报道的形式报道了镇江第一中学近年来的“育人成果”。文末有署记者名。笔者查阅《镇江日报》2018311日发布的《镇江日报社2017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名单公示》中,该记者名列其中。

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32号令《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三十九条:报纸出版单位不得在报纸上刊登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报纸出版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新闻报道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及其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第四十条:报纸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必须严格分开。新闻采编业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报纸发行、广告等经营活动;经营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介入新闻采编业务。这则广告违规。

根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009119日修订) 的要求“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分开的规定,不以新闻报道形式做任何广告性质的宣传,编辑记者不得从事创收等经营性活动。”

记者不能给媒体拉广告,更不能在广告文字下署名,否则报纸就要乱套了。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365比分直播主办
?Copyright 2010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标识码:3211000009    苏公网安备 321111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