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管理 > 宣传
 
镇江收听收看2017年第18期摘录

监评月报

 

父母生二胎,请尊重大宝的感受

  

镇江市台新闻频道914日《晚安镇江》栏目中播出《不满父母要生二孩(胎) 少女留下遗书出走》新闻中说,镇江火车站派出所民警,接到一个来自安徽芜湖的报警电话,一位父亲非常焦急地求助,称他的女儿小红患有抑郁症,留下了一封遗书之后,就离家出走了。现在小红正在芜湖开往上海的列车上,很快这趟列车就要进入镇江站,希望民警能够帮忙拦截。

情况紧急,人命关天。铁路镇江站派出所迅速组织力量,同时联合客运部门,在站台对这个女孩乘坐的列车进行拦截。电视画面上,列车缓缓驶入镇江站,民警立刻登车,很快在车厢内找到这位女孩——“下车好不好,你的家长(人)都很关心你的,有什么情况跟我们下去讲,好吗?”一番劝说之下,小红终于跟民警下了车。

直到小红的父母亲赶到派出所,民警才得知,她出走前,在家里留下了一封遗书,据她父亲所讲,女孩想到上海去见一个朋友,然后准备自杀。他(她)父亲说,这个女孩患有抑郁症,患抑郁症的原因是,这个女孩今年17岁了,她的父母想要生二胎,这个女孩有点接受不了。所幸,经过镇江民警的调解沟通,女孩很配合地跟她父母走了。

国家政策放开生二胎以来,类似的新闻时有传播,父母想生二胎,大宝有情绪是很正常的反应,特别是已经到青春期、接近成年的大宝,有想法,甚至强烈反对,都可以理解。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他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权利,关键是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在生二胎前要积极地和大宝沟通,努力让大宝能从内心接受小宝的到来。万不能“得到一个孩子又失去一个孩子”,父母生二胎,请尊重大宝的感受。

《晚安镇江》的这条新闻,反映了当下的一个现实问题,对想生二胎的家庭来说,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新闻中铁路镇江站派出所民警在处理这起突发事件中的表现,让我们佩服——快速反应,细致耐心,春风化雨,让一件不幸的事件有了较理想的结局。

《晚安镇江》这条新闻中有几处文字细节可以精益求精:

一、标题中“不满父母要生二孩”,如果改成“不满父母要生二胎”就更为准确。“二孩”与“二胎”毕竟不是一个概念。

二、节目中,民警对女孩说“你的家人都很关心你的”,字幕打出的是“你的家长都很关心你的”。“家人”与“家长”的涵义不尽相同。民警对女孩说“家人”,更容易打动孩子的心,“家人”的涵盖面更广,除了“家长”,还有同辈人。

三、节目中的字幕上“他父亲说,这个女孩患有抑郁症”,这里的“他”,应当用“她”,明明白白是一个女孩嘛! 

还有,从“新闻时效”上来说,这则新闻事件是发生在99日,警方是913日公布了此事详情,新闻频道的记者应该在13日完成相关的采访。《晚安镇江》的播出时间是晚上2120,这条新闻要是在获悉当天(913日)播出,就能体现电视媒体的快速、及时,而隔了一天,到914日晚间播出,其他的平面媒体早上出版的报纸已经刊载了这条消息,电视新闻成了“马后炮”。

(收听收看员)

 

 

 

 

 

 

 

问题评析             

 

编导要把好滚动新闻内容关

 

看了96日镇江新闻频道《晚安镇江》播出的滚动字幕新闻,笔者不敢恭维。笔者一字不漏地摘录以下四条,其中是:“杭州女生6年花200万留学,回国工作被开2000元底薪”、男子幼年遭拐,长大成百万富翁,22年后与母亲相认”、“38名学生轮流被老师掌掴,老师事后逐一登门道歉”、“台湾网友用38字翻译林全辞呈,一小时获7000个赞”,这些内容看了真让人不知所以然。

笔者认为,滚动字幕新闻,是新闻宣传的组成部分,本应短少精悍、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然而,这些滚动字幕新闻有的看不懂,道不明,看了让人茫然,比如“台湾网友用38字翻译林全辞呈,一小时获7000个赞”。有的内容则给社会带来或多或少的负面效益,比如“杭州女生6年花200万留学,回国工作被开2000元底薪”,明显有对现实社会不满情绪之嫌。而“38名学生轮流被老师掌掴,老师事后逐一登门道歉”,处理结果令人不满。

笔者注意到,这些滚动字幕上的新闻内容,大都从国际国内新闻、网上新闻中摘转而来,有的文句原封不动照搬照抄,有的内容则断章取义。为此,笔者希望新闻节目插播滚动字幕新闻时,编导要将其与审查新闻报道稿件那样,认真把好内容关。对此,笔者提醒:编发国际国内新闻、网上新闻,不要信手拈来,尤其要注意其真实性。要多发一些有启迪人教育人,弘扬正能量的外地新闻信息,以及群众感兴趣,有意义的外地社会新闻、珍闻、趣闻。对看了不明不白、与健康文明相悖,尤其是导向不明、标题党,甚至有问题的信息坚决不发,不要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收听收看员)

 

道义 担当 犄角

 

912日的《政风行风热线》又曝光了几家黑作坊。根据听众反映:新区姚桥镇殷家村有七八家工厂,连续几年排放废气和废水,但没有人管。接到投诉,记者来到这里。

据新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蔡俊介绍,2013年姚桥镇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关停了该区域3家轧石厂,4家塑料粒子作坊。2016年开始,该区域塑料粒子作坊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20176月再次联合关停了此处死灰复燃的5家塑料粒子作坊,1家酸洗作坊。另外,还有一家轧石厂涉及违法用地和环境污染问题。

在提到一家涂布作坊时蔡俊表示,月底会把设备全部清掉。姚桥镇副镇长占丰福则表示,下一步镇政府将成立安全环保委员会,对于区域内的企业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没有盲区,明确职责分工严抓严管,加强督查考核,责任到人,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这样的黑作坊就不会死灰复燃了。

听了节目,笔者如鲠在喉:在我们的节目里,下一步、将、还将、正在督促、明确要求,这样的词汇屡屡从失职者口中出现,对自己的渎职,对自己的作为不够,他们鲜有愧疚和清醒的认识。就以这档节目为例:污染企业连续几年排放污水和废气,至今还是屡禁不绝。但是到了占副镇长口中,下一步,再下一步,黑作坊就不会死灰复燃了。另外,一家轧石厂涉及违法用地和环境污染问题,镇江新区环保局7月底对该处复燃轧石厂下达责令恢复原状处罚意见,据说姚桥镇政府正在督促该轧石厂清除物料,尽快关停到位。又是一个正在。正在做了什么?正在进行到什么地步了?不知道。再有:查到涂布作坊时,新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的蔡俊的表述是“是有点味道”。仅仅是有点味道么?如此敷衍。更加离谱的是其中一家塑料作坊7月底死灰复燃,今年8月,多部门再次现场联合督办,企业负责人公然抗拒执法。而当记者询问如果污染企业在期限内不关闭的话怎么办?蔡俊的回答是:他们不清,政府就强制了,第一步先停下来,第二步到月底之前全部清完。

多么熟练的措辞,多么快捷的回答。受众对于这样敷衍的官腔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只是,那些在污染环境生活了数年的村民,我们于心不忍。那,对此负有管理责任的执法单位的执法者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节目里,还有一段执法人员对记者提问时的回答颇耐人寻味:因为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烟囱24小时冒气,炉子是需要开一个小时,把加热程序过了就行,取证、文书都已经下了,监察意见都下过了,政府那边跟村里都交代了,应该到月底没问题了,现在要清除物料,估计时间有点长。不再加工,进新原料过来,把剩余的物料全部运走。

又是取证已经下了,又是政府跟村里交代过了,又是应该没问题了。但问题是:政府承诺年年响,污染问题年年在,百姓生活年年忧。这样的新闻,百姓看了,听了,除了添堵,别无它用。

再说到这档节目,笔者在想:如果我是采访记者,我是主持人,我想问占副镇长和蔡俊几个问题:1.百姓说你们几年没人来管黑作坊,你们自己说一年查处好几次。如果的确是曾多次查处,效果在哪呢?2.你们来现场看一下,说是有点味道。如果那些成天生活在污染污浊环境里的百姓听了这话,什么感受?伤心?难过?还是愤怒?3.面对持续多年的环境污染,一直查处不力,导致污染企业频频死灰复燃。时至今日,信誓旦旦说将成立安全环保委员会,加强督查考核,责任到人,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即使是真的要成立这样的组织,不觉得迟了么?还有,这样的组织会不会又是一个摆设呢?

笔者的观点:如今,为数不少的基层领导和职能部门,对于应对媒体的采访,早已是轻车熟路。就如同太极里的推手,轻重缓急,用在何处,如何推挡,如何架撑,早已经是游刃有余。而我们的采访,对于官腔,对于推诿,对于搪塞,鲜有疾言厉色的质问,鲜有为民担忧的追问。

提倡我们的媒体记者和主持人,要有强强的道义,有铁铁的担当,有硬硬的犄角。敢于顶真,敢于较劲。让为民鼓与呼成为媒体人的座右铭,而不是摆设。(收听收看员)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365比分直播主办
?Copyright 2010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标识码:3211000009    苏公网安备 32111102000021号